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上)

跨境头条 2年前 (2022) iow
8.7K 0 0

序言

我第一次在淘宝网购是在07年。当时在QQ空间看到朋友在淘宝上卖Nike鞋,我就问他怎么买,他说我给你寄,你给我打钱就好了。

我最开始是不相信这么网购一回事的,小学开始我就给一些报刊杂志投稿,结局都是石沉大海。我觉得这个世界的书信往来除了学校里的情书,都不可能真正寄送给对方的,更何况是一双鞋子。

而当在电脑上看他淘宝店连模特的图片都没有,可选定产品后没几日真的收到了快递,这也是我第一次收快递。

而后开始听到一些凡客、马云的故事,我开始真正关注电商,第一感受就是太神奇了:网上的图片里的产品,选定以后,等几天就会寄送到手里。

这个神奇的购物体验因为没有钱也没用什么消费需求,就断掉了,可我却自此开始对电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自己做电商,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割韭菜。幸运的是,我这颗韭菜在不断被割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检验,越长越茂盛了。

作为一个十年的老韭菜,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这十年不断成长、越割越茂盛的经历。

第一次被割:剥削员工价值的老板!

10年我开始读大学,那时我对《赢在中国》里马云和牛根生讲的道理甚是仰慕,下定决心要创业。恰逢当时正值团购热潮,我的学长(也是我第一任老板)也开始了校园团购创业,我收到了他的传单很感兴趣,加了QQ以后就一直保持着联系。直到知道他已经辍学回家创业做湖南省代的品牌的线上销售,我心思一动,问他能不能暑期兼职,他爽快地答应了,自此,我开始了电商生涯。

刚入行时我除了打字什么都不会,连能做什么都不知道。于是我就从普通的产品上架,店铺banner,全店促销图,优惠券和满减,接待客户以及协调库存系统出库,打包贴单发货,处理售后和打电话删改中差评开始一点点做起。我还记得经常在上课的时候接到客户的电话,晚上的时候在阳台上打中差评电话,打到想流眼泪。

尽管辛苦,我还是乐此不疲,就连11年的双十二,也逃课从广州跑到湖南参与这场战斗。

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上)

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上)

那一年,亲身经历了一个新店从零开始上新不断出单到日出百单,再到大促销售近百万,大体上觉得电商真的很神奇,只要自己不断积累,就一定会有咸鱼翻身的那天。

经历了一年多,我的工资一直是1200-1800元/月,因为中差评给自己带来不平衡和发展原因,我在工作一年后离职了。

这是我第一次被割的经历:低廉的薪资,所有的苦活累活都干,看着其他在办公室坐着的人拿着高薪,自然是心里不舒服的。

可实际上,这是我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成长经历之一,如果没有那个时机打下的基石,就不存在当下的我,我是非常感谢这个第一任老板的,感谢他的栽培,能让我远程在校,手把手教导我,又放手放心的让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二次被割  

没点智商,不要玩办公室政治!

而后我依靠着第一次的经历,在派代上一顿狂吹,俨然一副大神模样,很快被几家公司老板邀请上班。

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上)

我想着反正打工又不用负责,干不好就走人,能学到混到工资就成了,越多经验越值钱,于是最终在大四期间顺利忽悠到了一个佛山的公司。

第一次到佛山和老板见面,我就被邀约管理新的电商公司“飞象部落”,那时候年轻啊,老板给大权,放手去招人,放手去给别人开工资,一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春节前就招募了一些大学小学校友来上班,我也拿着8k的工资,听着老板对公司的规划,进而天天给“小弟们”讲公司的美好前景,大家好好干。

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上)

春节后,老板招了一个人力总监,全面调整公司人力架构,设立运营部一部二部,在人力总监和我讲如何设置岗位级别,薪资结构,绩效考核,提成机制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不好安排“自己人“进来了。

尽管二部的部长是自己招来的,分了部门人员似乎也有派系了,甚至感觉到了“办公室政治”。此时我才意识到:我不把事干好,怎么在被我招来的人面前抬起头。

而后果真因为合作的几个工厂的天猫店,从最开始的4.9-19.9上活动,砸广告,再到日常平销平平淡淡,我最终也和老板提出了离职。当然,我的高中校友和我说了一个“发财“的机会也是一个原因。

我提出离职后,老板也因为怕影响,把我调到广州的新开的“O2O线下洗车“ UU洗车公司做策划经理了。

多年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这种从最开始创立,花高价招募与能力不匹配,后期逐步规范,以及设立内部良好的竞争进步环境,是老板用人布局的智慧,所以有些管理上,刻意的制造一些“办公室政治”,是有必要的,而我,一不小心,又被割了!

第三次被割:员工是吸血鬼!

上文说到我一高中同学和我说到一个“发财”的机会,是这么回事:14年正值手游兴起,而我这个同学正在一家河北的淘宝店做着店铺里的客服,他问我能不能做这个事情。我当时一看:店铺几个链接,从5元代充6元到620代充648应有尽有,加起来单量不错,月销也几千近万。看着销量不错,我又懂淘宝,想着借此证明“不是我不行,我一定可以做的很好”,一扫“办公室政治”阴霾,我决定去做了。再不行,回来打工就行了。

所以在14年6月份,我们正式开始了创业之路,两个人在广州琶洲旁边的小区里租了两室,从0到日稳定出几十单,能赚个大几百了,就回老家了,因为有脸回家了,同时老家“成本”更低,不用高昂的房租,自己在家就行。

那时候因为正式离职,并且又回家了,所以每天都发空间状态,表明这个生意不错,我做的也很好。而且居然吸引到了我们第三个合伙人——已经有做几年的老电商人。他远在甘肃嘉峪关,就是问了我这生意我能不能做,我就飞过去面谈了下,而后合作了,并且我们两个人只分60%,新入的40%。

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上)

在经验老道的电商人面前,广告加足,卡主广告的首位,销量猛增,而后我又率先发掘了海岛奇兵这个游戏充值的蓝海,以及我们合作的新业务宣告“全民奇迹“这款游戏,就凭着优先抢住蓝海,店铺有基础,同时舍得砸广告费,业绩突飞猛进,团队逐步扩大。


随着业务的壮大,我发觉我是没有管理能力的,我们的团队也没用。

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上)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上)

偶然的情况下请上个公司指导我怎么做人力管理当中的岗位薪酬绩效的大哥来管理公司。而后在他的管理下,大换血换环境以及管控财务。当时我们三个财务人员,直到财务账算明白的那一刻,我才真正知道,我们存在账号里的钱,在历史过程中不断的被一些我招来的员工拿去充值游戏,乱冲乱用了。

而后随着淘宝平台以及苹果公司对代充的打压,这个业务因为15年9月发生了一件突然事件,正式停止运营。

而这次,我被割韭菜的,居然是我的员工,而员工做这些事情的根本原因,是我的管理问题。

所以后面我的每一个项目,我会把账算的很明白,但仅限于资金的管理,测算而已,一个真正的财务管理人员,是可以根据毛利,成本,销售,组织,发展阶段各种因素做调整的。而非简单的出纳、记账。

第四次被割:

踩风口可以,别飞起来了摔死

业务停止运营后,我一直在寻找新的商机。在15年的时候,因朋友介绍合作了澳洲的代购,而后该公司被澳洲某集团收购,我的电商团队也顺其自然的被收编。

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上)

那时候一个新淘宝店,只要有货,一大堆微商代购问有没有代理合作。起初我是很反感的,我不觉得朋友圈能卖货,这是在污染朋友圈,很不符合我对交易的认知。

而后发现自己是错的,就决定开始合作,因为我们之前做手游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用了有赞,所以用微信做私域运营是很得心应手,从代理、团购的预售开始,我们配合淘宝店做基础销量,货一正式清关出来,我们就开始调价、收评论、推广告,做的不亦乐乎。


而后也做了自己的分销代购平台,解决了当时淘宝都没上线的直邮分包免税的功能缺失问题。

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上)

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上)

期间我们做了很多爆品,转眼到了17年,淘宝大力出现各种知识产权侵权,上架产品就被判定售假的问题,我们的电商模式走不通了,而原本做的分销平台太重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澳洲项目断掉了。

我们期间做了一些大牌手机、美妆护肤品,基本都是在和平台对抗的类型。短期能暴增业绩,利润也很不错,但是无法发展长期。加之京东全球购、阿里健康、网易考拉、品牌方自身和授权方都可以开始做了,我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最终的结果是我逐步退出了跨境进口的赛道,直到21年我清理仓库的时候,发现很多赠送的礼品以及残次品,不仅感慨:风来了,猪都能上树,但是能不能一直飞,以及平稳降落,这才是重要的。

我有一些朋友,就发展的很不错,成了国外品牌的总代,也有一些为品牌服务或者自创品牌的,而我们这种中间商的价值是一步又一步变得没有竞争力。

第五次被割 :

电商发展的未来是品牌?

过去的几段经历,除了踩住时代发展的风口导致的快速成长,我总结了一个点:我们所有售卖的产品,从品牌女装,到手机游戏充值,再到进口,都是品牌产品,最后这个品牌不行了,或者不让我们卖了,是否要自己做个品牌?

说干就干!正巧自己给办公室买绿植,准备装扮,天生电商的内核驱导我开始寻找绿植供应链、看平台的状态和规划。我计划从最热门的产品,用我们最擅长的低价+广告+运营,先做出爆款群和多店铺,然后开始做具有风格和差异的品牌绿植。

方向是没错的,这个品类后面发展越来越好。错误在于我自己。第一是不该直接把原有的团队迁移至广州,当时虽然是用双倍或者提工资的方式让人迁移,不迁移就解散。第二就是我们实际根本没有这方面产品的管理经验,看着别人做绿植电商,都是大棚,那得多热,最后选了个厂房做仓库和办公一体,没想到绿植开始黄叶,原来这玩意就是要在大棚里的。我们也压根不懂这玩意如何打包养护。

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上)

最后是整个团队的基因和长远发展就有问题,所以随着团队逐步的离开,我也宣退国内电商赛道了。

外行人进入到新的领域,通常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判断,甚至是对他人指指点点,一副大神模样,这种话基本听听就好。

我们要对所有的事物有敬畏之心,哪怕是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深耕多年的领域,也得不断学习后来者。

所以,做电商要做品牌吗?是做Z时代人的品牌,还是某个主题的品牌?都没有对错,选择适配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第六次被割:

培训机构都是割韭菜的

社群都是收人头费的!

这些年做电商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各种秘籍,黑搜、七天上首页、如何快速进入猜你喜欢池,如何利用私域提高客户粘性……

付费1998、2998,你就可以进入圈子,和优秀的人学习,变得更加优秀,好的圈子,让你的信息更快,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由认知决定的……

国内电商发展很快,玩法经常变,老板很容易焦虑,特别是出来交流很少的卖家,更怕信息的滞后带来发展的困境和弯路的成本。

我去了很多线下培训课:淘宝达人怎么玩,淘客如何玩,如何做好淘抢购,抖音应该怎么玩,直播如何系统化快速上手……

也加入了很多社群,狮友会,蚊子会,触电会……

每年花在这些学习,社群的费用上也不少。

说实话,很多人对培训都是说割韭菜,多年后退了社群,就说社群就是割韭菜。

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上)

我作为资深韭菜,是反对的。培训的内容,很多人可以说出来,但是付费了,也对应获取到对应的价值,就够了,社群也一样,可能没有什么链接,资源合作,但是最起码得信息是有了吧?只是很多人不懂得怎么获取信息、解码信息、链接他人,合作罢了。

我认识很多能互帮互助的朋友,都是在线下一起培训学习、社群里瞎扯淡扯出了一些关系的。能付费进入到一个组织和一场学习的人,起码有一些共同标签,相对于课程内容和社群运营提供的内容,价值更大的是同样聚在一起的人。

所以我大概率是会继续被割下去的,只是因为韭菜越长越老,需要大镰刀和用大力。

半部分先写到这,更多被割韭菜的经历请看下一篇《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下)》!

版权声明:iow 发表于 2022年8月12日 pm5:40。
转载请注明:一个东南亚电商韭菜的自白!(上) | 蘑菇跨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