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卖家做亚马逊好吗? 如何解读店铺的各个数据量

跨境头条 2年前 (2022) iow
9.1K 0 0

卖家做亚马逊好吗? 如何解读店铺的各个数据量

第一部分 小卖家做亚马逊好吗?

最近的亚马逊市场流量都在不断上涨,单量也是持续上涨的趋势。欧洲分销订单也是回暖,所以工厂一直在加班,赶货,备货到海外仓。还是那句话,面对今年的整个市场,未来可期。很多人都说自己的所在的细分市场流量从今年春节回来之后一直在下降,整个细分市场的销量直接比原先的销量少了一大半,头部大哥们也因为库存多的情况下,纷纷大幅度降价,加上大折扣的优惠券,时不时还要做秒杀。

平时在前台选品的时候,我也发现了不少细分类目,流量和销量确实是比以前少了一大半,那么卖家们面临这样子的市场环境,难免个个就开始打起了价格战,不断拉低整个细分类目的利润,维持着出单。

我在前面的文章提到过,因为大家都开始认真了,也因为两极化越来越严重。选择了对的细分类目,流量会不断上涨,而选择了错误的细分类目,你会发现整个细分类目流量一直在下滑,销量都在不断下降。相信很多人都体会到了这种感觉,觉得亚马逊越来越难了。新手卖家更加应该要谨慎选择细分类目,然后通过分析数据,竞品分析,才决定进入,这样子的活下来的几率会更加大一些。

就光看着头部卖家们的利润,单量,却丝毫没有想着应该也要分析下整个细分环境是否激烈,头部大哥们的的ratings是否非常多,整个细分市场是否单量过于聚焦于头部前五卖家手上,这一些维度,丝毫一点都没去分析,就打算冲进去这个细分类目打造产品了。你看什么行业,你只看着头部的排名靠前的大卖,那势必个个都是挣钱的,吃香的,但是你要想想,你一旦进入了这个赛道,也能够很容易冲上了头部?也能够生存下来?我想,并不是这样子的,现实会非常残酷。

选择一个正确的细分类目,对的细分类目,加上能够复制迭代的运营模式,那么你会发现,能够快速让自己生存下来而反观选择了一个需求小而CPC忒高的细分类目,你打上了一年,一年半,两年,还不能够让自己活下来,一直亏损的状态,一直在怀疑自己的能力,人也非常焦虑。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细分类目,从选品就决定了消费人群,用户画像,那么我们只需要做好产品的定位,想办法解决了产品的痛点,变成我们的产品核心竞争力,那么价格战对我们也就失去了伤害,即使他们长期的超低价2.99美金的售价,同样对我们一点杀伤力都没有。我们同时还能够不断地上涨售价,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单量也是不断上涨的趋势。

如果家里没有矿的话,我不相信这样子的打造产品模式还能够坚持下去,迟早梦也会开始醒过来的,但是已经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了。就像现在的亚马逊市场,白帽打造产品的时代,个个都想着如何去花高昂的广告费,在维持着出单,却丝毫没有思考一下,我们打造产品最终的目的是要更多的自然流量,更多的自然订单,而不是长期靠广告维持着出单。很多人选择做高单价的产品,一味地认为只有高单价产品才有利润,刨除广告费用,才能有利润。

小卖家做亚马逊好吗? 如何解读店铺的各个数据量

卖家做亚马逊好吗? 如何解读店铺的各个数据量

第二部分

一、展示量

1.展示量:特定时间段内所有搜索查询的搜索结果页面产生的总曝光量。每当 在搜索结果页面中显示时,则记为一次曝光。

自然搜索结果和广告展示结果都包含,不包含“编辑推荐”、“评分最高”、“评分较高”等展示位的结果。

并且包含了买家每次点击到的页数的展示。比如你的商品展示在第二页,买家翻到了第二页,那就计算一次展示。如果你的商品在第十页,买家不会翻到第十页,那就不计展示。

2.评级:也就是产品rating评分。

3.价格:“已展示/已点击/已加入购物车”的 ASIN 在搜索结果页面中显示的中位数商品价格。商品的购买价格会因包含优惠券、折扣、运费和礼品卡等而有所不同。

小编分析:一般来说如果买家在浏览后的短时间内购买也不会导致浏览时和加购时的价格差异。这里把价格项目放进来,我想亚马逊其实是想展示数据查询区间比较大的情况下,价格因素对采购行为形成的影响吧。

4.配送速度当日达:就是当日达配送速度表示买家将在购买商品后的一天内收到商品。此指标表明“已曝光/已点击/已加入购物车/已购买”的 ASIN 包含“当日达”配送信息显示在搜索结果页面中的次数。

5.配送速度次日达:概念同第4点,即包含“次日达”配送信息显示在搜索结果页面中的次数。

6.配送速度隔日达:概念同第4点,即包含“隔日达”配送信息显示在搜索结果页面中的次数。

小编分析:就配送实际数据显示的结果来看,订单采购量最多的是次日达。当日达和隔日达的数据其次。这也许能说明亚马逊的配送时效多数情况下可以在次日送达,大大提升了买家的采购欲望。如果是FBM的产品,这里的数据就更能看出配送时效的重要性。

二、点击量

1.点击量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买家通过搜索页面点击进入ASIN详情页的次数。

2.点击率

点击率=点击量/展示量。这个不赘述。

三、加入购物车

1.加入购物车:这里仅仅统计的是在搜索界面点击进入详情页并加购的次数。其他网络媒体途径进入详情页再加购的不计入其内。

小编分析:加购次数/点击量=加购率。可以自行套公式计算。具体分析出每个SKU的加购率,可以有目的性地去优化产品详情页及调整库存。

四、购买次数

1.购买次数

这个数据会和实际的订单不一致,原因是此值包含归因于源自搜索结果页面的搜索漏斗的购买量。它不包含来自“评分最高”之类的小部件和搜索结果页面之外的页面(例如主页和详情页面)的销量。

并且加购后超过24小时的结算订单也不会被计算在内。

已取消订单和退货订单也不会被计算在内。

小编分析:不必去深究这里统计的购买次数怎么和订单不一致,这个数据用来参考分析从加购到订单采购的订单流失率即可。我们简单计算:(加购次数-购买次数)/加购次数=订单流失率。要怎么降低流失率,为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给客户创造“非买不可“的购物场景,是我们要思考的。

的情况下,在结算界面其实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法来挽留客户的,对于流失的客户也可以去主动发邮件追回。但亚马逊就只能通过优秀的产品和详情页、优惠券来挽留客户。局限性很多,但也可以通过分析表现好的产品来对表现较差的产品进行优化。

2.总销售额

搜索界面最终转化订单所产生的销售额

3.转化率

转化率=购买量/点击量

亚马逊的每个新功能出现,大家都要习惯去看一看啊,没用的数据亚马逊也不会放出来的。

以上是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小卖家做亚马逊好吗? 如何解读店铺的各个数据量。”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iow 发表于 2022年7月29日 pm3:23。
转载请注明:小卖家做亚马逊好吗? 如何解读店铺的各个数据量 | 蘑菇跨境

相关文章